人生没有什么应该惧怕,
它们都应该被理解。
现在就是理解它们的时候,
以减少我们对未知的恐惧。
——居里夫人
今天看了一个爆笑视频。
视频主题是:疫情下的复工。
开个会,弄得跟生化危机场面似的。
戴完口罩戴头盔;
穿完风衣戴手套;
衣领拉紧贴脖子;
就怕沾到别人的一丁点唾液。
如此一来,同事终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相见也难分谁是谁。
图:熊猫兄弟伙
迟到的同事,抱歉地脱下口罩,本想用笑脸缓解尴尬:“不好意思,我迟到了。”谁知,却引起集体暴怒。所有人都蜷缩在角落,一边尖叫,一边对着来者狂喷消毒水。仿佛,他就是新冠病毒。图:熊猫兄弟伙吃个饭,吃出了间谍片的紧张感。有人把自己封锁在会议室;有人躲进桌底;有人甚至跳出窗台,蹲在空调主机位吃……在此之前,你绝想不到,吃饭会成为人生最大的问题。图:熊猫兄弟伙递个计算机,都能递出赛跑的求生欲。你不愿递,他也不愿。于是,心生一计,约定谁离得近谁就递。规则定好,战争开始。两人喊下:“1、2、3……”一路狂奔,为的不过是更大的生存率。爆笑过后,我忽然一阵恶寒。因为,太真实了。这不就是疫情爆发后,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吗?因为病毒,人人自危。而他人,也成了地狱。很多人没被感染,但却生了另一种“病”。名叫:恐惧。微博话题#总怀疑自己得病怎么办#中,超过5.7亿人讲述了自己患病的故事。超市收银员咳嗽,觉得自己被传染了;着了凉头疼,认为自己疑似了;忘了吹干头发感冒,直接判自己确诊了;明明没病,医院检查;喊爸爸哭妈妈,感觉自己是不孝子女……平日里的小事,在疫情下,都被无限放大。越是担忧,身体越是不适。越是不适,就越以为联想成真。严重的心理暗示,让身体陷入了“假病”状态。没病,都臆想出各种症状。心理暗示,导致恐惧加剧。个体从自我质疑,逐渐发展为“人人皆是新冠病毒潜伏者”。而嫌疑最大的,就是最亲近的家人。一个咳嗽,都能成为战争导火线;一个喷嚏,恨不得将对方举报隔离;就连一个哈欠,都能成为莫须有的罪名……恐惧中,人做出六亲不认的姿态。外界也举手称赞,认为这是“最硬核的防疫”。但真的是吗?背后隐藏的,其实是恐惧心态下,失去理智的失控行为。恐惧一旦扎根,心中就很难拔掉。人们成了惊弓之鸟。稍微听到一点风吹草动,联想到的都是「死亡」。可怕的想象带来的,是愈加荒诞的行为。你可能会说:“恐惧难道不对吗?”当然不是。心理学认为,适当的恐惧能让人对危险更加敏锐,从而获得更好的生存技能。然而,一旦恐惧过了度,就有可能失控。最终,演变成不可挽回的悲剧。2月23日,武汉一名女子被紧急送往急诊室。病因是过量服药,导致精神异常、心律不齐。女子吃的不是什么违禁药品。而是国家卫健委官宣,对新冠肺炎治疗有一定效果的药物。让人诧异的是,女子并没有染上新冠肺炎。经医生询问,女子因为恐惧新冠肺炎,所以一直认为,自己可能患病。她私自买了许多处方药。24小时内,疯狂吃下18片药。结果,就是这些药,险些要了她的命。图:澎湃新闻有人没病狂吃药,差点丢了性命。有人却因恐惧,明知有病,死都不肯求医。近日,南京附属二院接到一名腹痛患者。医院时,已经出现休克的现象。经询问,患者竟然停经53天,并且持续腹痛好多天。一检查,发现是宫外孕,而且情况非常不好。原来,患者因为害怕感染新冠肺炎,不敢出门,一直在家拖着。拖到几近休克,医院。抢救过程中,患者血压急速骤降,情况非常危急。幸好,经过手术后,患者被救了过来。图:观点致胜官方外界的种种信息,吞食掉人的判断力。最终,做出危害生命之事。能捡回性命,已是万幸。另一些人没有感染,却因恐惧走上了绝路。“这是我妈妈名字叫刘XX,由于疫情影响接触人流量太大,害怕自己感染再传给家人,离家出走……”刘女士的儿子,焦躁地告诉记者。这是红心新闻里,一个让人痛心的事件。2月12日凌晨3点,刘女士在睡梦中惊醒,告诉一旁熟睡的丈夫:“闷得慌,想出门走走。”谁也想不到,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图:红星新闻刘女士心慌的原因,是因为怀疑自己染上新冠肺炎。原来,她是一家杂货铺的老板。2月初,她从周边人里听到一个可怕的消息:“某确诊患者病发前(可能)曾到刘女士所在的商场购物。”之后,刘女士在家人的陪同下,去医院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尽管,结果显示刘女士没被感染。但她还是无法消除恐惧。她焦躁难安,日夜失眠,茶饭不思。图:红星新闻也许,在她说出“出门散心”时,内心已经走入绝境。她被恐惧困住。最后,被内疚征服。她害怕连累家人,于是打算先行一步,自我了结。图:红星新闻2月22日,刘女士的遗体被打捞上岸。她的死因,是溺毙。但我认为,杀死她的凶手,不是别人,就是恐惧。是的,恐惧也能杀人性命。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加拉德,曾做过一个“囚犯实验”。实验中,一名死囚犯蒙住双眼,被绑在床上。他的身上,接上了各种探测仪器。法官来到他身边,对他宣判死刑即将执行。随后,牧师的祷告,在他耳边响起。祷告结束,法官一声令下,让执行官执行。一个助手用木刀轻轻划了囚犯的手腕。同时,另一个助手把现场的水龙头打开,在水龙头下方,摆上一个接水的盆。当水滴落时,就会发出“叮咚——”的声响。随着时间过去,囚犯发出绝望的喊叫。最后,他竟真的死了。而且,症状与失血过多相同。这便是恐惧的力量。那么在严峻的疫情下,我们究竟该如何避免恐惧的威胁呢?今天,我提出3个可行建议。1、合理听取消息新冠肺炎爆发后,铺天盖地的信息,将舆论推向最高峰。大众接受的信息繁多,谣言也就应运而生。懂得如何筛选有效信息,是抵御恐惧的第一件事。何谓“有效信息”?既是,具有权威的媒体消息。比如,官方媒体、专家之言等。而从其他渠道接收到的信息,请务必证实后再确定是否属实。2、正确了解新冠肺炎恐惧来源于未知。许多人在疫情爆发后,只是一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