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寒冬,天气越来越冷,各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也开始流行、肆虐,医院的儿科也越来越“热闹”。孩子们由于身体抵抗能力较弱,感冒、咽炎、扁桃体炎等患病率明显升高。
作为下呼吸道感染的支气管炎、肺炎的发病率也在增加。
一说宝贝得了肺炎,宝爸宝妈们就开始紧张起来,医院儿科专家就从小儿肺炎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治疗等方面,为广大家长朋友详细科普一下。
肺炎的常见小知识
病史
发病前常有感冒、咳嗽等病史。
病因
最常见的是细菌和病毒,也可以是由病毒、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
常见的病毒有: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
细菌感染以肺炎链球菌多见,近年来支原体、衣原体等感染也有所增加。
主要症状
发热
患儿可表现为多种类型的发热,高热难退,或是低热,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小婴儿、或是营养不良的小孩可不发热,或是低于正常。发热是表明我们的身体正在和细菌、病毒作斗争。这时候,如果,热势不是很高(<38.5℃),孩子精神状态还不错,既往也没有抽搐病史,建议应用中药辨证用药,或是物理降温方式,叮嘱孩子多饮热水、热粥、热汤,并积极与专业医生沟通,明确病情。
咳嗽
患儿多咳嗽频繁,早期多为刺激性干咳为主,病情发展到中期时咳嗽有可能会减少,后期部分可出现咳痰增多。由于小婴儿排痰能力较差,所以临床上经常能听到孩子喉咙肺部痰声噜噜,呼吸气粗,这时候家长一定要多给患儿拍拍背,促进痰液排出。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单纯去止咳,以免痰液难以排出,加重感染。
气促、呼吸困难
多在发热、咳嗽后出现,呼吸频率增加,或是鼻翼煽动,呼吸气粗、喘憋等。肺炎出现呼吸困难,是病情加重的表现,一定要及时就诊。
全身状态
精神差,乏力,食欲减退,烦躁,轻度腹泻或是呕吐,小婴儿可出现口吐白沫,不吃奶等。
通过上面小知识,希望各位家长能够认识肺炎、了解肺炎。小儿病情变化快,治疗不及时,很容易发展成重症肺炎,危及生命。
家长如何防治小儿肺炎——四早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发现患儿咳嗽时间长,咳嗽加重,高热难退,呼吸促,精神萎靡,一定要及时就诊,切不可盲目使用镇咳药、退热药,以免耽误病情。
早预防
积极治疗小儿感冒、咽炎、咳嗽、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以防疾病进一步往下、往肺部发展。另外平时注意饮食均衡,加强营养;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少去人多密闭场所,出门要佩戴口罩;也可采用中药内外治等综合方法调理体质。
针对感冒、发热、咳嗽、鼻炎、咽炎、肺炎等病治疗上,医院现已开展多种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如灌肠、穴位贴敷、拔罐、放血、艾灸等,得到广大家属的认可。
特色中医外治法
之贴敷疗法
医院儿科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是经过专业医生辨证选穴,将药物敷于特定的腧穴,通过皮肤的吸收和渗透发挥治疗作用,并且通过经络传导,达到宣通肺气,祛瘀化痰,疏通经络,改善肺部循环的作用;同时亦可激发经络之气,调整经络与脏腑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适应症
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咽炎、慢性腹泻、消化不良、厌食、腹痛、过敏性紫癜、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等。
指导专家任元芬儿科首席主任医师省名中医,鸡西市名医,省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中医药学会小儿推拿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龙江医派常务理事,市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分会委员。儿内科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儿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创新中药贴敷、中药灌肠、穴位点刺等中医特色疗法在儿科临床上的应用。尤其擅长对儿童哮喘、小儿厌食症、小儿抽动症、小儿慢性咳嗽、遗尿症的诊断和治疗。曲琳琳,儿科副主任(主持儿科工作),副主任医师,黑龙江省医师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儿科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儿科
从事儿科工作十余年,医院进修学习一年,能熟练掌握儿科常见病及疑难病的诊治工作,尤其擅长小儿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及儿童重症等专业领域。获省科技技术成果奖2项,发表国家级论文10余篇。
冯丽春儿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黑龙江省中医学会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黑龙江省医师协会儿科全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儿科
擅长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如小儿肺炎、小儿腹泻病、贫血、过敏性紫癜等,尤以小儿呼吸及消化系统疾病为专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