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写这篇文章,心里略有一些感慨,感慨从何来呢?有感于现代家长养育孩子实在不易。可怜天下父母心,孩子的健康成长时时事事牵动着做父母的心。
每位父母都期盼孩子能健康成长,无病无灾,然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孩子时不时感冒发烧、咳嗽、过敏等,各种身体上的问题层出不穷。
虽然父母平时很注重给孩子饮食的营养搭配,孩子却仍然面黄肌瘦,不长个,发育不佳;或过度肥胖、早熟;或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症;不愿与人交流,甚者忧郁、自闭、焦躁、躁狂、叛逆等各种身与心的问题,经常困扰着很多父母。
父母送孩子读重点学校,甚至陪读、上补习班、辅导作业,学习各种才艺,倾注了大量财力和心力,而孩子却似乎进步很小,甚至厌恶学习,逃避学习,沉迷于游戏与网络。这一切的问题困扰着无数的家长,养护孩子似乎成了世纪大难题。
我之前从事中医诊所的门诊工作,每天接触大量的孩子和家长,也诊断和调治过很多孩子身、心的疾病。后来从事乾源文化能量调理的传播和授课,也有很多家长来咨询我关于孩子的身心问题。在这之中,我进行了思考和总结,把对于孩子常见身、心疾病的发病机理和孩子养护的一些基本心要,进行了简单的整理。
我们在生活中形容一件事很小,很好解决,常称其为“小儿科”。这是因为小孩子没有什么大问题,问题一般集中在外感和上呼吸道。孩子身体轻盈通透,先天元气也比较充足,一般不会有很深很重的大病,但是现代的儿科却渐渐不那么“小儿科”了。
那么,孩子的病都是怎么来的?是哪些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孩子们诸多的身心问题呢?
1
不当的饮食或大饱伤脾
目前养育孩子一个很大的误区,就是认为要给孩子多补充营养,认为多吃一些有助于孩子生长发育。有时过度地迷信营养学,认为人一天得补充多少蛋白质、多少维生素等,吃多少品类的食物,好像品类越多越好。这些其实是有一定误区或者是有一定的前提条件的。
起码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不完全适宜的。孩子的脾胃和消化功能还未完全成熟,其实是不适合吃的过多过杂,这样脾胃的消化吸收运化的负担会加重,一旦没有吸收消化,就会积压在身体里,长此以往就形成了积食或慢性的胃肠道问题。
在就诊过程中,我及很多医生同行发现孩子们的大部分身体问题都和肠道有关系,比如厌食、挑食、呕吐、便秘、腹痛、皮肤病以及发烧、感冒、咳嗽、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问题等。
中医里面有一句经典的总结,叫做“大饱伤脾”,吃得过饱,反而伤害了脾胃,脾胃消化系统一伤,各种疾病应运而生。这就是为什么现在饮食营养结构这么丰富,还有很多孩子面黄肌瘦发育不良或过度肥胖的重要原因。脾胃一伤,就会出现身体失调,过胖过瘦都和脾胃失调有关。
另外过食寒凉、过食荤菜等高蛋白、高热量食物等也都会给肠胃造成沉重负担。有些家长说,我给孩子吃的很少,怎么孩子还有积食呢?这个主要是由于食品在工业化的生产中,其生产、加工过程造成了一定污染并过渡添加了各种化学添加剂,有一些精加工食品是肠胃特别难以运化和吸收的,还有土壤污染、种植不当等因素,如重金属超标,农药、化肥的过渡使用等造成了食物原料在成长过程中的污染,这些也都是导致肠胃积食生病的重要原因。
2
外感风寒
过去儿科的问题有八个字总结:“外伤风寒,内伤积食”。风寒和积食两者相互起作用,交错影响产生孩子的一系列疾病。风寒是如何进入身体的呢?为什么同样一个流感,有的人就感冒,有的人就不感冒?
3
过度的压力,情绪郁结,过早损耗能量
前面我们谈到了同样一次流感,有人就感冒了,有人就不会。为什么呢?其实和我们身体的内在有关系。
内在主要是有哪些因素影响呢?内在原因除了第一点讲到的内伤积食,恐怕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孩子的情志问题。过去我们看儿科的时候是不强调情志问题的,因为在过去孩子一般是没有这方面的问题的,孩子天真无邪,无忧无虑,没有什么压力和烦心事。
然而现代社会却不一样了,现在的孩子压力特别大,学习的竞争、课业的超负荷、还要各种业余才艺兴趣班等等,原本天真烂漫的年纪,却承担了本不该他们这个年纪要承担的巨大压力。原本幸福的童年,变成了紧张、恐惧、焦虑、逼迫。很多孩子甚至变的不愿说话了,抑郁了自闭了,同时还有的孩子会反抗,就是另一种表现,叛逆,焦躁、狂躁。总之负面的情绪和能量要么积压,要么释放。
?传统中医的疾病病因总结有八个字:“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六淫是“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邪气;七情是“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种情绪。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内在的情绪和积食导致了孩子的内伤(忧思伤脾、惊恐伤肾、怒伤肝、悲伤肺、大喜伤心),内在损耗了元气和能量,外面的邪气就可以趁虚而入了。
现代孩子出现那么多的身心问题,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情志。父母和老师过高的期望和要求,过度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dzz.com/fyzz/6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