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肖海军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点评者
樊爱琳医院检验科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目前我国5岁以下儿童最常见的疾病种类之一,CAP感染病原种类多、症状多变、耐药现象越发普遍等现象仍然给临床诊治带来诸多困难与挑战[1]。
在首诊和治疗过程中动态评估病情轻重是CAP必要的诊治思路之一,目前实验室常用的炎症指标有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等,CRP与PCT临床使用已趋成熟,而SAA是近几年来新兴的指标,现就一例SAA在混合感染所致新生儿支气管肺炎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案例分享,为各位医疗同仁提供参考。
患者,41天男婴,4天前接触流涕、咳嗽兄长后出现轻咳,于9月12医院就诊,予小儿化痰止咳颗粒治疗无效,咳嗽加重,有发热、热峰37.5℃;遂于9月14日至我院急诊就诊,予易坦静、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口服治疗;9月15日至我院门诊就诊,胸片提示支气管炎,建议住院治疗,家属拒绝,予加用红霉素口服、雾化等治疗;
15日夜间患儿咳嗽较前明显加重,为阵发性连声咳嗽,有痰不易咳出,伴颜面潮红,口唇发绀,间有呕吐,伴大量黄粘痰;有发热,热峰为38.4℃,遂于16日至我院儿科就诊,拟“支气管肺炎”收入我科。入院查体:T:36.8℃,HR:次/分,R:46次/分,WT:g,身长:50cm。皮肤颜色正常,巩膜正常,对光反射灵敏,呼吸平静、无三凹征,双肺闻及散在粗湿性啰音,未闻及胸膜摩擦音。
实验室检查结果:
(1)血常规及炎症指标:
(2)血清生化等实验室指标:9月16日总干红素升高至54.1μmol/L、尿素1.87mmol/L、肌酸激酶MB同工酶2.77ng/mL、动脉血O2分压低至53.0mmHg,其余指标无明显异常。
(3)病原学检查:9月16日查甲流、乙流、副流感病毒Ⅰ型、Ⅱ型、Ⅲ型、腺病毒抗原均为阴性,呼吸道合胞病毒为阳性,沙眼衣原体、肺炎支原体、百日咳杆菌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血培养五天未发现细菌、真菌,痰培养一天发现流感嗜血杆菌阳性。
影像学检查结果:胸廓对称,双侧中下肺野纹理增多、增粗,肺野内未见实质性病变。两肺门影不浓。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两膈面光滑,肋膈角锐利。考虑支气管炎。
本病患病程初始未引起家属的足够重视,外院社康治疗无效后当月15日至本院门诊就诊,查WBC10.5×/L、CRP:5.4mg/L,SAA:.51mg/L。彼时CRP尚未增高,而SAA提示患儿体内存在严重炎症,但家属对病情认识不清、拒绝住院治疗。
16日复查CRP升高至30.6mg/L,而SAA则下降至48.65mg/L,说明15日罗红霉素治疗有效,患儿体内炎症已得到有效控制。住院治疗后患儿咳嗽症状逐步减轻,进食及精神状态恢复良好,18日患儿病情明显好转,SAA也下降至26.85mg/L,19日停红霉素,后续观治疗至完全康复出院,CRP、SAA、PCT三个指标的变化趋势与住院期间临床表现相符。
CRP、SAA、PCT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对比CRP、SAA、PCT三个指标发现,15日患儿初诊时SAA水平相对于参考值(10mg/L)已升高26倍、提示病情严重,而CRP尚未升高;门诊用药后次日复查,SAA已明显下降,此时CRP才显著升高,说明CRP上升存在一定滞后性,SAA更适合用于门急诊重症患者的筛查。
住院期间CRP、SAA、PCT的变化趋势与患儿病情恢复的临床表现一致,说明三个指标都是反映病情变化趋势的优良指标,相较于PCT,SAA的变化幅度更大,对临床使用更加友好。
CRP作为经典炎症标志物已在临床广泛使用,是细菌感染的敏感性指标,但对病毒感染不敏感或部分敏感[2]。PCT在诊断全身性细菌感染和脓毒血症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由于对局部感染不敏感[3],在门诊运用上比较受限。
SAA是近几年新兴的炎症标志物,感染后3~6h内开始升高、上升幅度可达10~倍、半衰期仅50min[4],可以作为感染性疾病早期筛查的敏感性指标和及时反映病情变化的优良指标。
门急诊通过检测SAA可以有效筛查急重症患者,对患者进行分流,降低医疗纠纷发生风险;同时,对住院患者进行动态监测SAA,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协助指导临床调整用药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抗生素滥用。
儿童重症肺炎病死率高,并可遗留后遗症,需及早识别。然而儿童感染病原体种类繁多、临床症状多变。如本病例患儿为机会性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机体免疫力降低,诱发流感嗜血杆菌定植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毒病原体,且易进展为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5];流感嗜血杆菌属条件致病菌,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功能不健全时即可引起感染[6]。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各个炎症标志物均有其优势,也有各自缺陷,SAA作为一个上升快、下降快的敏感性指标,与CRP等其他指标联合使用有助于门急诊区分轻重症患者,同时为住院患者提供动态监测方案,进一步提高临床检验服务水平与能力。
[1]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年版)[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01):6-13.
[2]周素芽,王丽娜,周琴,王丽.血清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评价[J].医院感染学杂志,,26(12):-.
[3]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01):9-15.
[4]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感染性疾病中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03):-.
[5]张拓慧,赵林清.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病毒学报,,33(06):-.
[6]潘芬,刘昌颀,王春,秦惠宏,张泓.儿童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流行病学及耐药机制研究[J].医院感染学杂志,,26(24):-.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