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儿肺炎的症状 > 肺炎治疗周期 > 正文 > 正文

科学育儿,从纠正育儿态度开始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17 9:08:35
我经常会说,每一个别人的故事,发生在我们身上都会变成事故,我们需要学习,借鉴,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比如育儿态度这件事有个朋友来跟我咨询,说朋友家孩子一直过敏性咳嗽,有点喘的意思听到这话,已经可以闻到满屏的中国文化和乡土气息了----透字里行间透露着欲拒还迎和不严谨:过敏性咳嗽,有点喘的意思那是几个意思?然后他问了一个很有共性的问题:可以脱敏治疗吗?从字面上来看,过敏性咳嗽,过敏,脱敏治疗,水到渠成啊,没毛病。但不值得也经不起深究!他给我看了孩子的病历和聊天记录,大概内容是这样的:孩子4岁,凌晨又急性喉炎了,查了血项很高,医生说病毒感染,给用了头孢噻肟和甲强龙静滴,顺尔宁口服,还有普米克令舒和异丙托溴铵雾化,今天下午变成咳嗽了,感觉他反复发烧,根源在咳嗽,这咳嗽咋不能去根儿呢?朋友说,这个家长还是很有文化的人,我深深的叹了口气,我们科普做的多么不到位,我们有文化的父母已经很多了,但对科学育儿知识的匮乏却如同浩淼大海,无边无际。这不能怪我们的父母,隔行如隔山,另一个领域的行家,可能是另一个领域的小白,因为我们精力有限不可能样样皆通,但为了孩子,我们必须掌握基础的科学育儿知识,孩子少遭罪。就拿上面这个例子来说,在专业的儿科医生眼里已经没有过敏性咳嗽这个名词,血项升高又说病毒感染,然后又用了抗生素,这一系既神又玄的操作,让人瞠目结舌。这个家长还说了一句话:医院打针了,先给他把这个血象稳住从何时开始,我们开始给化验单治病了,而不是孩子,有人可能反问了:你又不是当事医生,咋知道孩子的病情不需要这些药呢?对啊,我问了,家长说:她状态还行,情绪也行,就是咳嗽时不时来一阵。从家长的描述来看,宝宝一般状况还不错只是偶尔咳嗽一阵子,那么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咳嗽不是最最稀松平常的事儿了吗?很多妈妈最听不得宝宝咳嗽,觉得比发烧更恐怖,咳嗽变成肺炎咋办,咳嗽变成林黛玉咋办?所以,我们很多时候慌则乱,已失去罗辑思维和科学思考的能力咳嗽,它不就是个保护反射吗?你的手被蚊子咬了皮肤局部炎症,痒可以挠,但气道发炎了痒,有分泌物怎么办?不咳嗽怎么缓解那些不舒服的症状,宝宝出现咳嗽时,不舒服的多半是父母和老人家,孩子该玩玩,该吃吃,该睡睡,有啥好怕的?“我怕孩子咳嗽久了变成肺炎”,这已经是上个世纪的谣言了,肺炎是病原体感染肺组织导致的,不是咳嗽导致的,就像“烧久了会烧坏脑子”一样,也像“打雷是老天爷发怒”一样,朴素却没有科学根据的现象,被我们传统观念赋予强相关性,但富兰克林已经解决了打雷的问题,现代医学也解决了宝宝咳嗽和发热的问题,这些观念是时候该纠正了。家长最后说:宝宝一岁多诊断了哮喘,是不是跟这个有关?婴幼儿哮喘,发病率不低,诊断之后治疗的依从性并不高,这源于江湖上谣传的:激素那虎狼之药,哪能天天给孩子用啊?我们试试偏方,中成药,无副作用,来自大自然……我听了都差点要被感动了,不懂不要装懂,我们可以好好学习,这是爱孩子最基本的条件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秋水》全世界的哮喘专家指定的婴幼儿哮喘诊疗指南,都不如一个隔壁老王?他只负责传谣,又不为孩子负责3岁以前发病喘息的孩子,成年后肺功能比迟发性喘息和未喘息儿童差与无喘息儿童相比,哮喘儿童成年后慢阻肺发病率增高10~32倍,严重影响老年时期生活质量这些前车之鉴的数据,还足以让你为宝宝的哮喘规范治疗吗?你心里在嘀咕“我怕激素伤害孩子啊!”只要把规范二字放心中,何惧之有呢?伤害孩子的从来都不是药物,而是人心,此时要把“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倒过来写了。虽然我们已经活了几十年,为人父母,但是不带传统观念的空杯心态很重要,而且要有罗辑思维和科学辩证思维的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宝宝出现状况时处变不惊,不被人以“你娃免疫力,你娃消化不良,你娃缺钙,你娃发育落后……吃点我这个吧”之名割韭菜。今天就唠叨这些吧,未必有用很多妈妈留言问:青梅医生你咋这么久不更新文章了。我很开心你们在学习,也在关心我,但人精力有限,要上班给宝宝们看病,还要科普直播,负责另一个属于我们团队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dzz.com/zlzq/9011.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小儿肺炎的症状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