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0时至24时,本市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新增11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2例。
01北京中小学、高校将按时开学!8月11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介绍,针对中小学能否如期开学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按照总体部署,不仅仅是中小学,包括高校也都按照既定开学时间正常开学。
李奕介绍,根据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加强教育系统暑期疫情防控的通知要求,北京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日前印发了《北京教育系统年秋季开学返校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了秋季开学防疫工作要求。具体通报如下——
京内地区京内低风险地区的学校师生员工(包括大、中、小、幼各级各类学校),不前往京内中高风险地区,不扎堆、少聚会,做好个人防护和健康监测,按时返校。
京内中高风险地区的学校师生员工,严格落实属地疫情防控管理措施,待所在区域降为低风险地区后再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校。
京外地区中小学及幼儿园
一、在京外低风险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要尽快返京,在京满14天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校。
二、在京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直辖市为所在区)及14天内有该区域旅居史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暂不返京;待所在区域降为低风险地区后可以返京,但需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京后实施14天健康监测,在抵京当日及满7天时进行核酸检测;健康监测期满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校。
三、在京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域内其他县(市、区、旗,直辖市为所在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可以返京,但需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抵京后实施14天健康监测,在抵京当日及满7天时进行核酸检测;健康监测期满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校。
四、在京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共同居住的家庭成员有前述情形的,师生员工家庭成员在京满14天、核酸检测阴性后,师生员工持本人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校。
五、在境内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使馆人员子女学校及职高师生员工返京返校按照以上要求执行。
京外高校师生员工和新生返京返校
一、在京外低风险地区的高校师生员工和新生,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绿码和行程绿码方可返校和到校报到。
二、在京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县(市、区、旗,直辖市为所在区)及14天内有该区域旅居史的高校师生员工及新生,推迟返京返校和到校报到;待所在区域降为低风险地区后,返京前进行14天健康监测,健康监测结束后可以返京,但需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抵京当日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持健康绿码和行程绿码方可返校和到校报到。
三、在京外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地级市域内其他县(市、区、旗,直辖市为所在区)的高校师生员工及新生,返京前进行14天健康监测,健康监测结束后可以返京,但需持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在抵京当日进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持健康绿码和行程绿码方可返校和到校报到。
四、中专学校、民办高校、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师生员工返京返校参照高校要求。
北京市教委:取消各级各类夏令营等活动发布会上,李奕介绍,市教委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各项要求——
加强校园管理
一是严格校园封闭管理。管好校门,严控入校人员,做好入校人员健康绿码、行程绿码核验及测温、登记、查证等工作。学校做好每日巡查、值班值守工作。
二是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各项卫生管理措施。在校园内严格落实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间距等防控措施。做好教室、办公室、图书馆、宿舍等人员密集场所日常通风,加大每日环境清洁消毒频次。定期摸排食材物料进货渠道,强化食堂及冷链管理,预防诺如病毒感染、急性胃肠炎等传染病。
三是做好保安、保洁、食堂从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实行闭环封闭管理,有针对性地细化防控措施,坚持每日健康监测和定期核酸检测制度。
四是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学校根据实际储备数量足够、品种齐全的疫情防控物资。
严格会议活动疫情防控要求
一、严格落实北京市关于大型会议活动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非必须的暑期会议活动一律推迟或取消,或改为线上形式。二、中小学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不再组织暑期线下活动。三、暂停暑期所有学校学生军事训练。四、取消各级各类夏令营等活动。02“拉姆达”变异毒株德尔塔变异毒株最早发现于印度,目前已成为全球很多国家的主要流行毒株,具有传播力强、病毒载量高等特点。然而,德尔塔变异毒株带来的警报还未解除,一个名叫“拉姆达”的变异毒株又开始出现“冒尖”趋势。
目前,该毒株已被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现,据统计,美国已有例拉姆达毒株感染病例。世卫报告称,拉姆达毒株潜在具有更高传染性,已将其列为“需要留意”的变异病毒之一。
有研究指出,“拉姆达”变异株的刺突蛋白具有高度传染性,而且或能逃避中和抗体、降低疫苗保护力。可以确定拉姆达变体病毒感染细胞的活跃程度不亚于德尔塔变体。为了中和拉姆达病毒变体,大约需要产生比中和其他毒株多1.5倍的抗体。
03如何应对变异病毒“拉姆达”毒株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变异病毒“拉姆达”毒株,人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世卫报告称,目前无证据表明拉姆达让疫苗效果打折。若要延缓病毒的传播与疫情的蔓延,接种疫苗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专家表示:战胜新冠病毒及变异毒株的希望在于大规模接种疫苗。此外,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手段仍是必要的。不能让病毒在人群中失控地传播,这样才能降低基因突变的发生率。
04进(返)京人员注意事项05别信!这些关于疫情的谣言和骗局伴随着本轮疫情,又有不少相关的谣言乃至骗局出现。请大家务必提高警惕注意防范,以免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06使用公筷,健康你我常言道“病从口入”,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菜可不妥!
公勺公筷是实现合理膳食和健康生活的良好手段,有助于降低飞沫和细菌、病毒的传播,防止传染病。
责任编审:李 莉
图文编辑:赵 琳
信息来源:“北京晚报”“健康北京”“健康中国”“中国新闻社”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dzz.com/zlzq/9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