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小儿肺炎的症状 > 小儿肺炎护理 > 正文 > 正文

恰白middot次旦平措格萨尔王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2/14 18:42:39

《格萨尔王传》与噶伦

恰白·次旦平措

李朝群译

问题的提起

一位大学教授将《格萨尔王传》的《世界公桑》之部译成了汉文,这是对兄弟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做出的一大贡献。对此,表示由衷地高兴。

据说,在译文的“前言”里说:“史诗中屡次出现“噶伦?字样,…而噶伦官职的设置,也自清朝初年开始。因此,我们的初步看法是,这部史诗成为完本的写作时期,当在十八世纪以后。”

就我个人来讲,对《格萨尔王传》并没有研究过,《世界公桑》这部书究竞成书于那个世纪,更是一无所知。因此,根本不应该参与讨论。但是,“噶伦”这个名词是和“丹玛江查”有联系的。所以,我想在不少的《格萨尔王传》部本中是常见的。

例如:《雪山水晶宗》中称:《噶伦查相丹玛》;《达色施财》中,将岭国的三十员将领称之谓:“三十员噶伦”;还有,在岭国的敌方也有将大将或大臣称之谓“噶伦”的,如《察瓦箭宗》中,察瓦国方面的“噶伦森格康逊”等等。

如果仅依据这个名词,而硬要将《格萨尔王传》的成书年月确定在十八世纪之后的话,是不符合实际的,当然也就会出差错的。所以,在就里我想简略地谈一谈“噶伦”这个名词的来历。

一、噶伦在史书中出现

按照藏文历史文献的记载,“噶伦”这个名词,出现在松赞干布时期。例如《西藏王统记》载,松赞干布时,“有十六位大名臣…其为外武臣六,内文臣六,噶益础伦四(诏命神变臣之意)。”其中所说的“噶益础伦”简称就是“噶伦”。另外,《贤者喜宴》表明,在松赞干布时期,西藏制定的三十六方略的细则中说分等品级文书规定:上等为金、松耳石二者;中等为银、查曼⊙:下等是铜字和铁字,此六种又分大、小二类,计十二类。其用法是对大公臣用松耳石大字;中公臣和大内臣用松耳石小字;对下等公臣和中内臣、大噶约坎曲巴三者用大金字;下等内臣和中等噶伦用小金字,对下等噶伦用查曼字…”,这里表明,早先的“噶约坎曲白(伦布)”一词,简化即叫做“噶伦”。依此,这个名词的出现,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如果说,上述历史文件并不真正是赞布时期的文件的话,那末,上述历史文件,前者是十四世纪的,后者是十六世纪中叶所编写的。而且这些书也是由旧的历史文献中引证而来的。所以说,“噶伦”这个名词,最晚也是七、八百年前就有的了。这是要说的第一点。

二、四大噶伦的来历

近代西藏地方政府的噶伦是怎样来的呢?在十七世纪时期,五世达赖喇嘛掌握了西藏地方政权之后,非常重视历代赞普的历史。后来有的主要做事的官员,为了谄媚奉承,在某个摄政的头衔上,也有随意使用这个曾在古代历史上出现过的“噶伦”这个名词的情况。

十八世纪初叶,蒙古准噶尔部队进入西藏,推翻了拉桑康(即拉藏汗一编者)的统治,在安置达则·拉杰绕登摄政时,他的下面也出现了两个所谓的“噶伦”。年,清朝皇帝康熙派部队护送达赖七世进藏,赶走了准噶尔部蒙古人,对达则·拉杰绕登和噶伦扎西泽巴、噶伦阿曲均按皇帝律例给予了制裁。

而后,雍正皇帝仼命第清巴图尔·索朗甲波(即康济鼐一编者)和阿沛巴·多吉甲波,隆巴瓦·扎西甲波,颇拉瓦·索朗道杰(即汉文史籍中所载的颇罗鼐一编者),甲热瓦等为“噶益公伦”。这就是清朝皇帝最早任命的西藏噶伦。他们按照以往的习惯称呼“噶伦”,在《颇罗鼐传》里也有记载:“阿萨肯驻藏大臣……征服了霍尔喀(即蒙古族)四部落……为此,诸噶伦中需有一位适合者前往,于是颇拉瓦·台吉(即颇罗鼐一编者)往之”。

年、阿、隆、甲三噶伦在拉萨大昭寺杀害了康钦巴·第清巴图尔(即康济鼐一编者)。颇拉瓦·台吉当时在后藏,阿、隆、甲三噶伦为了杀害他,虽然派兵去了,但是,非但没有得手,反而被颇拉瓦调动阿里、后藏的兵丁,向前藏发动了较大规模的战争,这次内讧人们称之为“噶伦內战”。结果,阿、隆、甲三噶伦的前藏部队战败。此时,清朝皇帝所派之官兵也已抵达拉萨。经过审讯,将阿、隆、甲三噶伦正法。后来,皇帝诏封颇拉瓦·台吉为“卫藏噶隆事务多罗贝勒”。在其下面任命了多卡瓦·夏仲·次仁旺甲等人为噶伦。《论多卡瓦·夏仲之来历》一书中写道:“天神大圣皇帝诏封卑职一品扎萨台吉爵位,并任噶伦之职”。年,颇拉瓦去世之后,乾隆皇帝在诏封颇拉瓦之子珠尔默特那木扎勒承袭郡王爵,统管卫藏事务的同时,还任命了多仁和多卡瓦、吞巴、仲泽瓦等为四噶伦。这些便是清朝皇帝在年还没有钦定僧俗四噶伦,正式成立噶厦之前的所谓“噶伦”官名形成的历史简况。

有人说,在西藏成立了噶厦政府之后,才出现了“噶伦”一词,这是不对的。

三、噶伦和噶厦的关系

噶厦这个机构是怎样产生的呢?有很多人对此并不很清楚。现在谈一下这个问题。在出现了需要噶伦共同办事的制度之后,他们共同协商办事的处所便是“噶伦吉列厦”(意思是噶伦的办公室一译者),简称之为“噶厦”。那末,大家都知道的近代四位僧俗噶伦联合办公的噶厦机关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呢?

清朝乾隆年间,郡王居美朗杰(即珠尔默特那木扎勒一编者)一伙违背皇帝旨意不尊重七世达赖喇嘛,受到王法惩处之后,于年,皇帝特派副都统本德、四川总策仁等来到西藏,将西藏地方的政权还给了达赖喇嘛,特派汉官和多仁·公·欧珠绕登等人经过协商研究,制定了今后西藏地方政府的组织改制文书,制订十三条法典,经政府僧俗上下全体官员和三大寺堪布代表等签字盖章,呈请达赖喇嘛后,上奏皇帝。“条是,按照旧制需要任命噶伦。经查,原有的四位执事噶伦,其中噶伦仲泽瓦双目失明,居美朗杰早已将他排除在外。现有的便是噶伦公·班智达(多仁)、次仁旺甲(多卡瓦)、司确次登(吞巴)等三位。班智达是大皇帝封赐的公爵,当然应掌管噶伦之职,无需再议;次仁旺甲和司确次登……过去已任命为噶伦,现仍按原规定司噶伦之职。代替噶伦仲泽瓦者,理应由懂得黄帽教派事务的喇嘛内选择一名,任命为噶伦,合署办公,以利于全体僧俗人民。噶伦之中,班智达系公爵,其余的原来均封赐有扎萨台的爵位,新任喇嘛如不赐给一个爵位,便不同于他人。为此,向大皇帝呈上奏章,请赐给与他人同等的扎萨大喇嘛爵位,以便同众噶伦协商共事。”据此,泽准大汗·尼玛降灿被任命为第一任噶伦喇嘛。从此之后,根本上是按照四名僧俗噶伦(三名俗人噶伦,一名僧人噶伦一一编者)的制度,一直沿袭到年。

关于噶厦列空的建立。按照这个法典,第二条:“另一条诸噶伦一起办公时,理应在共同集会的公房里办事……按现行制度,任命噶伦之后,为了区别于旧制,应该在噶厦公房里共同商议处理事务,方为合宜……”据此,将拉萨大昭寺所属南面的房屋改建之后,噶厦有关的机关便正式建立,到年长达二百余年。

总之一句话,西藏的“噶伦”这个名词,是很早以前就有的。因此,仅依这个名词来判断《格萨尔王传》成书的时间,这是不合适的。这是我要说的中心意思。错误和不妥之处,请专家、学者们指正、批评。

年4月24日于拉萨

往期导读

丹珠昂奔

《真钦保,阿克伊丹》

阿顿·华多太

《天边的错那》(组诗)

拉加才让

小说《理想》觉乃·云才让译

德吉草

《失落的浪漫与苏醒的庄严》

卡尔列·嘎玛赤列格列

仓央嘉措道歌的隐意

北岛

诗歌《诱惑(外一首)》汉译文

泽喜饶嘉措

安多作吾噶丹曲林寺简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dzz.com/fyhl/103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小儿肺炎的症状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