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打虫的必要性
夏季天气炎热,生吃瓜果蔬菜的情况比较多,外出活动也最为频繁,尤其幼儿喜欢吮吸手指,令感染机会增多。加之幼儿的胃液酸度较成人低,不能杀死虫卵,因此夏季是儿童感染的高发时期。
卵侵入人体后,经过一系列演变,发育成成虫约需2-3个月时间,正好到了秋季。刚长成的幼虫还很脆弱,容易驱出,小儿较易耐受服用打虫药后的不适感。所以,秋季“打虫”效果最好,而且还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可谓是“打个正着”。
寄生虫还能通过空气吸入等方式进入人体内。寄生虫的繁殖能力很强,比如蛔虫,每天能排出虫卵24万个,想想就很可怕。孩子们天性活泼,自控能力差,1-12岁的儿童是寄生虫病的高发人群。所以家长们在秋季一定要做好打虫工作,预防虫病。下面我们来了解下虫病的一些常识。哪些行为容易让孩子感染寄生虫病
①经常咬手指②在地面翻滚玩耍③接触带有虫卵的玩具,交叉感染④许多宠物携带虫卵寄生虫病的症状
不同的寄生虫会出现不同的症状,但如果只感染少量寄生虫,也可能症状不明显或者无症状,这种时候家长更不能大意,以防万一还是要给孩子打虫。常见的寄生虫有蛔虫、蛲虫、绦虫、钩虫。对应症状如下:
①蛔虫: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多为肚脐周围疼痛;睡觉时流口水或磨牙齿;胃口不佳,偏食;胃口极好,但身体消瘦;身上发现“虫斑。有蛔虫的宝宝,不一定出现上述全部症状,但至少存在2-3种。当发现宝宝有上述症状,并怀疑患上此病,医院做粪便检查。②蛲虫:晚上睡觉时出现肛门周围或者会阴部瘙痒,儿童常见夜惊咬指,个别出现异嗜症状,如嗜食土块、煤渣、食盐等。③绦虫:感染绦虫后,宝宝会出现上腹部或全腹隐隐作痛,有时疼痛很剧烈,但进食以后,疼痛多数能缓解。还有少数患儿会伴有恶心、腹胀或腹泻、肛门作痒等,疾病经久不治会导致食欲不振,宝宝出现消瘦、无力、头昏等症状。④钩虫:症状较轻的孩子,一般以贫血,发热,咳嗽,上腹部不适、隐痛,恶心呕吐等为主要症状。随着疾病的发展,可出现面色苍黄、皮肤干粗、毛发稀疏以及大便潜血等表现。寄生虫病的危害
1.在小儿面部、颈部皮肤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斑片,上面有细小灰白色鳞屑,即俗称的“虫斑”;2.虫子在肠道内与小儿争夺营养,可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营养不良和贫血;3.幼虫移行的时候,可出现咳嗽、胸痛、哮喘、呼吸困难、体温升高、皮肤瘙痒、血液中嗜酸性白细胞增多等现象;引起肺炎、哮喘、胆道蛔虫病。4.肠道中的成虫可引起寄生虫性肠梗阻、阑尾炎、腹膜炎等合并症。5.饶虫肛门外产卵进入阴道、尿道引起阴道炎、尿道炎等炎症,甚至肠梗阻、肠穿孔。如何预防寄生虫病
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1、饭前便后、外出要洗手,勤剪指甲;2、勤换洗消毒被褥、衣物、玩具;3、不穿开裆裤,避免在泥地玩耍;4、生吃瓜果要清洗干净食用;5、食物要高温加热煮熟煮透;6、家中宠物要定期进行体内外驱虫。药物防治有必要
百会宝塔糖是大家的童年回忆,想必大部分人都吃过。相比起药,它更像是糖,味道甜,形状和颜色都很讨孩子喜欢,孩子们不会抗拒。同时,宝塔糖是直接麻痹虫体,让虫体排出体外,不会对孩子身体有影响,1岁的宝宝都可以服用,更安全。秋季打虫很关键,别让孩子的营养被虫吃,影响孩子发育成长。爸爸妈妈们,您多久没给孩子打虫了?免责声明: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若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删除,谢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