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重力不安(恐高)
由于耳器官与垂直的加减速度有关,所以前庭敏感的孩子,特别是圆囊出现问题的孩子会比较恐高,他们会害怕荡秋千、下楼梯也微微颤颤,害怕从高处往下看。由于他们的视觉会把正常的高度放大,例如下一级楼梯在这类孩子看来就像下五级楼梯一样,秋千的高度在他们看来就像一层楼那么高,所以他们会抗拒这类型的活动,比较容易焦虑和担忧。02
阅读跳行漏字
导致孩子阅读跳行跳字或者抄写漏字等情况。前庭功能与视觉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有些孩子喜欢看旋转的运动、看变化明显的图案,看流动的车,这些都是孩子前庭功能不良而导致的,正确的做法并不是不让他们看,而是要发展孩子的前庭功能,当前庭功能发展良好,这些行为都会消失。眼球由6条动眼肌肉群控制,这6条动眼肌肉群是由前庭发出的。我们眼球的运动就依靠这些肌肉群的控制,眼球的稳定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是6条小肌肉拉伸的结果。当前庭功能不良,动眼肌肉群也会出现问题,这时会导致孩子眼球颤动过大,从而出现跳视以及没有办法凝视的状态,导致孩子专注力没有办法集中,阅读障碍以及跳字跳行等情况。03
肌肉张力低
耳石器官跟我们的肌肉张力有密切的关系,当孩子的前庭功能不良,会导致孩子的肌张力过低,从而发现孩子会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含胸驼背以及容易疲惫等现象。肌张力低的孩子没有办法长时间维持直立姿势,因为一般是由耳石器官发出信号让肌肉保持张力,但是前庭功能失调这个发出信号的功能就消失了,则需要大脑皮层发出这个信号,但是时间久了大脑皮层也会累,从而导致孩子坐着坐着很快就趴下了,也容易产生疲惫感。所以如果要提升孩子的肌肉张力,则给予孩子大量的前庭刺激就可以了,例如蹦床、跳绳、自行车、来回跑等这些都可以去做。身体协调性差
孩子前庭功能不良,会导致孩子身体的协调性很差,因为我们的姿势背景动作是由前庭神经核负责,姿势背景动作主要的功能是协助我们主体动作的平衡和维持稳定性。有些孩子前庭功能失调,这个姿势背景动作就会消失,孩子动作就会变得怪异,效率低。常见的例如有些孩子原地踏步时会同手同脚(手的摆动就是背景姿势动作,而脚就是主体动作了),这类型的孩子还是需要大量的前庭刺激及前庭训练。05
警醒度及睡眠状态
前庭神经核与大脑网状结构有非常密切的关系,网状结构主要负责的是孩子的生物钟及警醒程度。警醒度一般早上最高,睡觉时最低。有些孩子早上就没精打采、昏昏入睡的,这是警醒度低的表现,一般这类型的孩子没有办法学习好,因为大脑吸收不好。有些孩子中午不睡或者晚上晚睡,早上赖床,这些都跟我们网状结构有关系,如果希望孩子改善其警醒度及睡眠状态,则需要大量的前庭刺激,因为前庭刺激适量/缓慢时,会保持在一种清醒平和的状态;前庭刺激太多/太快时,会进入意识紧绷状态。而缺乏前庭刺激时,容易进入一种多动好动、分心、急躁的不安状态。一旦前庭功能不好时,孩子的意识程度及情绪都会受到影响,并间接造成学习上及作业上的问题,甚至造成睡眠周期的改变,体重的减轻而最终影响整体健康状态。06
影响孩子的情绪及行为
前庭与我们的边缘系统相连接,边缘系统主宰着我们的情绪,大量的前庭刺激会导致孩子的情绪张力高,容易亢奋,特别前庭敏感的孩子情绪特别容易兴奋,产生攻击性,所以前庭不良的孩子除了要给予前庭刺激以外,还需要增加触觉刺激,降低孩子的情绪张力。07
影响语言表达及空间思维
前庭其中有一条神经到达我们的三叶交汇处(顶叶、额叶、颞叶)左边区域负责的是语言功能、右边负责的是空间思维。前庭不良的孩子语言逻辑、语言表达等会较差,只理解字面的意思,不理解字面以下的意思,空间思维能力差的孩子方向感差、空间的逻辑思维较差等。08
影响大脑分化
大脑在3-4岁左右开始左右分化,左右分化有助于我们大脑区域的分工,从而提升大脑的效率,使得我们认知功能更强,从而使孩子更聪明。一般发育迟缓或者智力不良的孩子大脑分化不佳,如果要改善这类型孩子的认知水平,则可以先从前庭训练入手。09
影响消化功能
前庭敏感的孩子容易出现便秘等情况,这是由于当前庭刺激孩子时,孩子的交感神经被激活,血液从孩子的消化道流向肌肉,使得孩子进入应激状态,消化道停止工作,孩子会出现便秘。所以要提升孩子的消化道功能,我们需要孩子激活副交感神经,使得血液从肌肉流回消化道,消化道正常工作。所以如果改善孩子便秘情况,则可以给予孩子触觉按摩。如果家长希望改善孩子以上的状况,有目的的给予孩子前庭方面的训练改善的状况会比较明显,前庭的刺激包括跳床、秋千、旋转、自行车、来回跑、跳绳、青蛙跳等等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dzz.com/zlzq/10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