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一到,各种疾病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尤其是幼儿们,由于身体还未发育完全,又不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不舒服的症状,容易被各类病原体“盯上”。
这时候如果他们坚实的后盾——家长们没有及时识别出医院就医的话,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1、小儿肺炎
可能不咳嗽不发热
据报道:在我国,肺炎是造成6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
肺炎是儿童住院的最常见原因,多发于冬春季节以及气候骤变时,但是一些地区反而在夏季发病较多,可能是由于总是待在空调密闭环境的缘故。
孩子患了肺炎,并不是都会出现发热、咳嗽等典型症状,他们可能会通过精神状态不好、吐奶等表现出来,但这些症状往往会被家长忽视,导致出现脓胸、脓气胸等严重并发症。
2、小儿脑炎
易与感冒、肠胃炎混淆
脑炎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死亡率很高。
小儿脑炎在夏季发病率会上升,主要是由于儿童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足,再加上夏季天气炎热,稍微不注意饮食,或者休息不好,身体抵抗力下降,就容易导致病原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等)侵入,引发脑炎。
它比较常见且症状多种多样,往往会被当成感冒或者肠胃炎,容易漏诊误诊,造成不良后果。
3、小儿高热惊厥
家长最担心的——烧抽了
夏季是发烧的高发季节,而家长们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娃儿“烧抽了”,这种情况对应的医学术语是“高热惊厥”。
由于夏天气温较高,本来就处于发烧状态的孩子容易在短时间内体温急剧增加,出现高热(体温超过39度),从而导致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出现高热惊厥。
但是临床上很多家长往往并不知道怎么护理,甚至将高热惊厥的宝宝用被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反而还加重了宝宝的病情……
孩子身上无小事
要预防小儿夏季常见疾病
请做好下面这几点!
No.1
注意大人与孩子的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勤洗脸、洗澡,可在洗澡水里加入花露水清暑解热,浴后扑爽身粉预防热痱。定期用药,消灭四害。可用蚊帐、蚊香、纱窗等防止蚊虫叮咬。同时接种乙脑疫苗预防
No.2
在日常饮食方面:
在自己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袖口或屈肘将口鼻完全遮住,并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并洗手。易感人群应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避免在未加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避免触摸其眼、口、鼻。同时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开窗通风,环境清洁。
No.3
在日常运动方面:
生命在于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但在炎热的夏季在幼儿运动时应当注意运动时尽量选择室内时间不要长于30分钟,最好每隔15分钟到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会,并提前补充毫升左右水分,还可以经常往脸上洒些水,帮助散热。可准备一些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
No.4
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
充分睡眠,夏季孩子出汗多,热量消耗快,所以必须保证孩子充足睡眠,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养成睡好睡足的习惯。不同年龄的儿童除了夜间平均要睡9-10小时之外,3-6岁的儿童还应每天午睡1-2小时,保持良好精神状态。
No.5
日常出行方面:
日常出行家长应尽量选择清晨或者下午避免温度过高时带幼儿出行出行时应给幼儿备好合适的衣服在清晨气温稍低可以给幼儿穿戴长袖的秋衣,当温度升高时应该可以给幼儿换上合适的短装谨防中暑并且在出行时应当准备适量的水要随时给幼儿喂水。
No.6
做好幼儿身体的保养:
夏天容易发生消化系统类疾病因此应当给幼儿做好脾胃的保养。要注意食品卫生,购买食物应新鲜,应煮透再吃。少吃凉拌菜,吃时应洗净,并用冷开水冲洗。瓜果宜洗净去皮再吃。进食生冷食品要适量,不要吃冰箱中存放过久的食品,饭前、便后一定要用肥皂彻底清洗双手。同时,注意补充蛋白质。
科室介绍
医院儿科是省级重点专科和市级重点专科,及四川省中医小儿推拿专业组组长单位、四川省中医儿科脾胃病副组长单位。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20余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4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8人,执业康复师2人,儿科研究生2人。全科医务人员曾多次派往省内外著名中、西医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医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过硬,技术精湛。拥有先进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手段和领先的治病理念,擅长治疗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重症,如小儿咳嗽、肺炎喘嗽、儿童腹泻病、厌食、小儿哮喘、小儿抽动症、多动症、腹痛、紫癜、肾病、遗尿,以及儿童肥胖、生长发育、性早熟等内分泌疾病。
老区一楼设有3个儿科专科门诊,新区五楼设有1个儿科专科门诊,坐诊专家包括四川省中医儿科学科带头人、全国名老中医常克教授(每月一次),四川省名中医陈尧华主任等。
1
END
1
来源: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编辑:宣传科
初审:张元敏
终审:吴忠明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