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共同努力
关于新冠病毒的正确认识
1.新型冠状病毒是什么?
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以前从未在人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是导致年12月从武汉市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ovelcoronaviruspneumonia,NCP)”的病原体,与引起SARS的冠状病毒(SARS-CoV)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冠状病毒(MERS-CoV)同为β属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将其命名为COVID-19。2.传染源
虽然目前关于新冠病毒的源头还不清楚,但现有的研究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及无症状感染者都可成为新冠病毒肺炎的传染源。3.传播途径
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目前COVID-19的主要人群间传播途径,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也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4.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5.潜伏期
新冠肺炎的中位潜伏期为3天,有的患者可达24天。6.主要症状
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症状,少数有鼻塞、流涕、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患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还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值得注意的是,重型、危重型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01
出行防护
一、勤洗手
1.怎样洗手?
WHO给出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建议中第一条就是洗手。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DC)提示洗手持续时间应不少于15秒。“洗手”是指使用洗手液或肥皂以及流动水洗手。当手部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动水洗手。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不方便洗手时,用免洗手消毒剂(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手部清洁。2.为什么要勤洗手?
钱包、遥控器、手机、洗衣机、电脑键盘、电梯按钮都是细菌和病毒的游乐园。我们的双手每天要跟成千上万个种类的细菌和病毒亲密接触!3.洗手的作用
(1)防止自己生病——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可疑患者接触。
(2)保护他人免于生病——避免病原体传播。
(3)注意食品安全——避免病从口入。
4.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1)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与陌生人肢体接触后。
(2)接触过公共物品,如电梯扶手、按钮、公用电话后。
(3)户外运动、玩耍后。
(4)超市或商场购物后。
(5)接触钱币后。
(6)吃药、往伤口上涂抹药物之前。
5.七步洗手法——内外夹弓大立腕
(1)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2)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3)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4)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
(5)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
(6)第六步:指尖摩擦掌心或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手腕转动搓洗,左右手相同。
(7)第七步:揉搓手腕。
二、戴口罩
1.为什么要戴口罩?
冠状病毒以飞沫传播为主,正确佩戴医用口罩,可以减少飞沫传播、预防自身感染。2.你知道口罩有哪些类型吗?
(1)纸口罩。
(2)活性炭口罩。
(3)棉布口罩。
(4)海绵口罩。
(5)医用外科口罩。
(6)医用防护口罩(如N95口罩)。
3.如何选择口罩?
(1)非疫情高发地区——建议使用普通医用口罩。
(2)疫情高发地区——建议使用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N95、KN95口罩)。
普通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的区别:最简单的方式就会看层数,医用外科口罩一般有三层,比较厚,而普通医用口罩只有两层,透气性较前者好。医用外科口罩通常采用系带式(目前也有挂耳式),普通医用口罩为挂耳式。4.你知道怎样正确使用口罩吗?
(1)不管是一次性口罩,还是医用口罩,其实都是有正反面的,就拿一次性口罩来说,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
(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5.儿童佩戴口罩的标准与注意事项
(1)建议儿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GB-KN95、并标注儿童或青少年颗粒物防护口罩的产品。
(2)儿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长帮助下认真阅读并正确理解使用说明,以掌握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的方法。
(3)家长应随时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xiaoerfeiyandzz.com/zqgfy/9481.html